无人机就业之电力巡检!
在电力行业,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效率受限,一位巡检员一天内仅能覆盖不足百座杆塔。然而,随着无人机自适应巡检技术的引入,这一局面得到了根本性改变。近日,国网蒙东赤峰供电公司的毕鹏飞与薛雯元两位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对10千伏上南线进行了高效、全面的巡检作业,单日巡检杆塔数量跃升至400余基,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
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其自主巡检能力的增强,正逐步成为电力行业巡检工作的新宠。国网蒙东电力积极响应这一趋势,积极探索并实践无人机在配网巡检中的应用,创新性地推出了无人机自适应巡检技术。该技术不仅实现了巡检作业的全面自主化(“全自主”)和基层班组自我执行(“全自干”),还推动了巡检流程的规范化、专业化、规模化和数智化(“四化”)转型,为配电网的巡检质量和安全水平带来了质的飞跃。
据统计,截至目前,国网蒙东电力已利用无人机完成了超过187万次杆塔巡检任务,累计巡视线路长达11.74万公里,并成功发现并记录了12.45万处潜在缺陷。这一成就直接反映在故障停电率的显著下降上,同比下降了48.86%,有力保障了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无人机自适应巡检技术的核心在于其基于视觉导航的自动杆塔识别与方向定位能力。该技术使无人机能够沿配网线路自主飞行,大幅缩短了航线规划时间(约节省55%),并显著提高了拍摄照片的质量与合格率(提升约59%)。这一技术革新不仅降低了操作门槛,让更多非专业飞手也能快速上手,还极大地提升了巡检效率,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巡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篇:九月又有无人机新规出台?
在线报名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