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操作无人机农用机有多重要!
合法合规操作无人机农用机,需要遵循一系列规定和步骤,以确保飞行活动的安全、合法和高效。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点:
一、实名登记与注册
实名登记:根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及相关规定,所有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包括农用无人机)均需进行实名登记,并报公安机关备案。这是确保无人机飞行活动可追溯、可管理的重要措施。
注册信息:实名登记时,需提交拥有者姓名、有效证件号码(如身份证号、护照号等)、移动电话和电子邮箱、产品型号以及产品序号等信息。
二、培训与取证
操作证书:从事常规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作业飞行活动的人员无需取得操控员执照,但必须经过培训并获取操作证书。发证机构通常为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生产者或相关培训机构。
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包括无人机操作方法、风险警示信息和有关管理制度等,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安全、规范飞行的能力。
三、遵守飞行规定
飞行限制:农用无人机应遵守最大飞行真高不超过30米、最大平飞速度不超过50千米/小时、最大飞行半径不超过2000米等限制。这些限制旨在确保飞行活动的安全可控。
空域申请:在组织实施农用无人机活动时,需按照《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等规定申请划设和使用空域,确保飞行活动不影响其他航空器的正常飞行。
禁止行为:无人机不得搭载违禁品、危险品等未经批准的物品,也不得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飞行。同时,禁止在移动车辆或飞机上操控无人机飞行。
四、责任保险
投保要求:使用农用无人机从事经营性飞行活动,以及使用小型、中型、大型农用无人机从事非经营性飞行活动时,应当依法投保责任保险。这可以保障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因意外原因发生事故造成的无人机损失和第三者人身财产损失。
保险类型:责任保险通常包括无人机机损险和无人机第三者责任险。
五、操作人资质
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操控微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操控微型、轻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且操控时都需要有符合条件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现场指导。
年龄限制:不满8周岁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操控微型(250克以下)民用无人机飞行,8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操控微型、轻型(8斤以下)民用无人机飞行。
六、其他注意事项
飞行前检查:在飞行前,应检查无人机的状态和性能,确保电池充满电、无人机结构完整、无损伤和松动的部件。
安全起飞与降落:在起飞前,应确保无人机周围没有障碍物和人群;在降落时,应事先确定好降落点并平稳降落。
数据保护:无人机航拍的数据和图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应妥善保存和保护。
综上所述,合法合规操作无人机农用机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实名登记与注册、培训与取证、遵守飞行规定、投保责任保险、确保操作人资质以及注意其他飞行安全事项。
上一篇:垂直起降无人机主要应用哪行?
在线报名留言